通訊員 劉一鳴 肖婷
“不下車即可掃碼付款,摩托車加油后未推離加油島4.5米就啟動……”這樣的加油方式雖方便快捷,但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加油機旁印有支付二維碼
2021年8月,婁星區人民檢察院接到群眾反映,婁星區轄區內部分加油站存在在加油區域內為客戶提供手機掃碼、摩托車加油后未用人力將車推離加油島4.5米便啟動駛離等不符合安全規范的情況。
“在加油區域使用手機掃碼支付所產生的電磁輻射或摩托車啟動時產生的火花存在誘發油氣燃燒甚至爆炸的風險,公共安全存在巨大隱患。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檢察官說道。
針對加油站安全隱患影響公共安全問題,婁星區人民檢察院先后對轄區內所有加油站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其中部分加油站在經營中存在消費者在加油區域內使用手機進行掃碼支付,而摩托車加油后未用人力將車推離加油島4.5米便啟動駛離的現象更是尤為普遍。
發出檢察建議,全面叫停不規范加油行為
為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精神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堅定決心,2021年9月,婁星區人民檢察院向各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全面檢查轄區內加油站的安全生產情況,加強對加油站安全隱患排查,嚴防火災及其他事故的發生。同時積極落實整改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加強日常監管和安全宣傳,提高工作人員及車主的安全意識。
為確保監管效果,形成監管合力,各職能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立即組織開展轄區內加油站安全生產專項整改工作,督促轄區內加油站對不規范行為進行了全面整改。
積極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
“我們已對轄區內全部加油站是否規范加油開展專項檢查活動,共發現安全隱患28處,均整改到位。”2021年12月,婁星區人民檢察院收到了相關部門的檢察建議回函,反饋對加油站不規范加油行為開展的專項整治情況。
婁星區人民檢察院積極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及時與各職能部門溝通,及時通過“類案監督”的方式助推完善行業規范,從源頭消除安全隱患,對社會公共安全予以保護。
檢察官溫馨提示,嚴格遵守和執行加油站作業行業規范是保障加油站安全生產的基礎,請各位市民朋友在加油時遵守相關制度,積極配合加油員的引導,確保加油站公共安全,為創建安全、文明、和諧城市奉獻力量。
責編:李林俊
來源:法制周報